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精神文明建設(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一儒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精神文明建設亦稱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大陸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方面,滲透在整個物質文明建設之中,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思想道德建設主要指以馬克斯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共同理想、動員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國民公德教育人民,樹立新的道德風尚,從社會生活的各方面抵制腐朽思想道德的影響;加強對人民的民主、法制、紀律的教育,增強公民意識,懂得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懂得與自己工作、生活直接有關的法律與紀律,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行為習慣等等。科學文化建設是指現代化建設中教育、科學、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衛生、體育、文物、圖書館等文化專業的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知識水平的提高。
  大陸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培養有理念、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精神文明建設(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