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發光鯛 - 教育百科
日 | |
本 | |
發 | |
光 | |
鯛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日本發光鯛 |
英文名: | Acropoma japonicum |
描述: 體長橢圓形而側扁,腹面具U形發光器。頭大,頭後部稍突起。眼大。吻短。口大,斜裂,下頜稍突出,下頜縫合處不具棘狀突起;上頜末端及眼中部;上下頜前方均具犬齒,側邊、腭骨、鋤骨則具絨毛狀齒。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無棘。體被弱櫛鱗,鱗大而較不易脫落;側線鱗數43-45。背鰭兩個,相距頗近,第一背鰭具硬棘VIII,第二背鰭鰭條I+10;臀鰭與背鰭軟條部相對,基底小於最長之鰭條長,具鰭條III+7;腹鰭略小,具鰭條I+5;胸鰭長而低位;尾鰭深叉形。肛門周圍黑色,位於腹鰭末端之前。體呈銀白色,背側黃褐色;各鰭淡色。 |
|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東非,北至日本,南至阿拉夫拉海及澳洲北部。臺灣發現於北部、西部、南部、東北部、澎湖及小琉球海域。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Lantern Belly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Acropoma japonicum (Günther, 1859) |
|
形態: 體被有較不易脫落之弱櫛鱗;肛門距腹鰭起點較近而距臀鰭起點則甚遠;2個縱列發光器起自喉部以迄肛門略後;並於前端會合;發光器藉發光細菌而發生亮光。體赤褐色腹面銀白色。 |
|
分布: 南日本經菲律賓以迄南非均有分布。 |
|
生態習性: 棲息深海,多以蝦拖網捕獲。長可達14公分。 |
|
利用: 食用魚,可煉製成魚丸、魚糕等食品。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
|
目: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
|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
|
亞目: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
|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
|
科: 發光鯛科(Family Acropomatidae),Temperate Ocean-basses |
|
上科: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日本發光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