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春牛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un Niu Wu
作者: 巫允明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壯族民間舞蹈。流傳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德保、邕寧、田陽等縣壯族聚居處。該舞源於流傳在廣東、廣西、湖南、雲南等省份的漢族民間模擬性舞蹈。《跳春牛》後被壯族人民所喜愛,而且在每年立春、播種前要進行表演,而被劃入壯族民間舞蹈。這種舞蹈的形式種類很多,裝扮不一。但基本形式為:兩人披黑布製作的牛衣扮作水牛,或由一人雙手舉牛頭道具代表水牛,另一人扮作農夫持鞭趕牛,共同表演:拉犁耕地、播種等農活的模擬動作。舞蹈的長短,以節奏明快、曲調活潑、期盼作物豐收內容的伴唱歌曲《春牛調》為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春牛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