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孫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ㄗˇ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一]xùn[二]sū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ㄦˊㄋㄩˇ˙ㄉㄜㄗˇㄋㄩˇㄖㄨˊ:「ㄙㄨㄣ˙ㄗ」、「ㄙㄨㄣㄋㄩˇ」「ㄓㄤˇㄙㄨㄣ」、「ㄨㄞˋㄙㄨㄣ」。
  2. ㄍㄣㄙㄨㄣ˙ㄗㄊㄨㄥˊㄅㄟˋ˙ㄉㄜㄑㄧㄣㄕㄨˇㄖㄨˊ:「ㄓˊㄙㄨㄣ」、「ㄧˊㄙㄨㄣ」。
  3. ㄈㄢˋㄓˇㄏㄡˋㄉㄞˋㄖㄨˊ:「ㄗˇㄙㄨㄣ」。
  4. ㄒ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孫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ūn
解釋:
  1. 稱謂:(1) 稱兒子、女兒的子女。
    【例】孫兒、孫女 (2) 稱直系自孫子以下的後代。
    【例】曾孫、玄孫 (3) 稱與孫同輩的親族。
    【例】姪孫、甥孫
  2. 泛指後代。
    【例】王孫
  3. 再生或孳生之物。
    【例】竹孫、稻孫
  4. 姓。
注音:
漢語拼音: xùn
解釋:
  1. 謙卑、恭順。
    【例】孫心、不孫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ūn
解釋:
[名]
1.稱謂:(1)用以稱兒子的子女。如:「祖孫」。唐.杜甫〈石壕吏〉詩:「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紅樓夢》第二回:「只眼前現有二子一孫。」(2)用以稱同姓自孫子以下的後代。如:「曾孫」、「玄孫」。(3)用以稱與孫同輩的親族。如:「外孫」、「姪孫」、「姨孫」。
2.再生或孳生的植物。如:「稻孫」。宋.蘇軾〈擷菜〉詩:「秋來霜露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
3.姓。如春秋時齊國有孫武。
[形]
小。參見「孫絡」條。
注音:
漢語拼音: xùn
解釋:
[形]
謙卑、恭順。《禮記.緇衣》:「民有孫心。」《論語.陽貨》:「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動]
遁逃、流亡。《春秋.莊公元年》:「夫人孫于齊。」
注音:
漢語拼音: sùn
解釋:
(二)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u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稱謂。子女所生的小孩。
  2. [[名] ] 姓氏。
  3. 孫子
音讀: Sng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孫仔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