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福利的最大基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ximum Social Welfare Criterion
作者: 陳麗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將社會福利表示為某些可衡量變數的函數,並求其最大數,即為社會福利的最大基準。此處所謂可衡量變數,包括國民所得、分配性公平與就業等。由教育會影響這些變數的觀點言,教育自然也會影響社會福利。
  在進行教育規劃模型時,社會福利可明確而外顯地加以考慮,亦可以內涵的方式來考量。不論是那一種方式,用以評估社會福利的基準經常改變,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一切以經濟成長為依歸,故所謂的社會福利即相當於國民生產毛額(GNP),而教育也以能滿足使產出最大的人力目標為目標;至一九六○年代末期至一九七○年代初期之際,重點轉向所得分配,而不再只是所得成長;到一九七○年代末期,就業又成為矚目的焦點。
  若將以上三種目標都考慮在內,可將社會福利函數表示為下列型式:社會福利=f(效率,公平,就業)。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社會福利的最大基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