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杖鼓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ang Ku
作者: 郭玉茹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器名。流行於中國蒙古、黑龍江、遼寧、吉林和朝鮮的打擊樂器,又稱「細腰鼓」、「拍鼓」、「蜂鼓」、「橫鼓」、「長鼓」,明清以來在宮廷和民間廣泛地被使用。鼓身木製,呈圓筒形,兩端粗空,中段細實,兩端各有八個拉繩鐵勾,以繫繩繃羊皮、馬皮或牛皮,中段有八個活動皮套可調節音高。有兩種演奏姿勢:一、坐姿:置鼓於架上;二、立姿:將鼓掛在演奏者身前。右手執細竹條敲擊鼓面,左手拇指放在鼓框邊,其餘四指擊拍。右面發音較高,左面發音較低,左右節奏交錯,變化多端,常用於伴奏。在《長鼓舞》中,杖鼓既是伴奏樂器,又是舞具。
參照:
《中國少數民族樂器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杖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