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蘇門答臘犀(毛犀牛)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umatran Rhinoceros, Hairy Rhinoceros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Fischer, 1814)
形態:
雙角犀,且為體型最小的犀牛,眼周圍有皺摺,皮厚達16公釐,毛較其他犀牛多而長,深灰棕色,幼獸體色偏紅棕色;體長236~318公分,肩高112~145公分,體重800~1,000公斤;雙角都短小,尤其是鼻角,長度分別為69與80公分;齒式:1/0, 0/1, 3/3, 3/3。
分布:
早期分布東南亞、婆羅洲、蘇門答臘,目前以蘇門答臘為主,緬甸、高棉、寮國、越南可能尚有一些零星族群。
生態習性:
主要棲息熱帶雨林山區近水源處,有季節性上下遷移的情形,雨季上山避洪水,乾季下山,但到3月再上山以躲避馬蠅,經常在覓食區及泥浴區來回形成明顯通道,以果實、葉、莖、樹皮為食,尤其喜歡野芒果、無花果、竹子和其他次生林中的植物,一天食量可達50公斤。牠們似乎很依賴鹽舔,不同性別年齡的個體,每隔23~60天就會回到鹽舔,每個個體的活動區域內也都有鹽舔。雄性的活動區域平均30平方公里,但有個體間的活動區域有重疊,雌性略小約10~15平方公里,但似乎有領域性。蘇門答臘犀主要在晨昏與夜間活動,雄獸通常單獨活動,雌獸則會帶幼獸活動;小犀牛多在10~5月出生,一胎1仔,出生時體長約91.4公分,體重約23公斤,約16~17個月可獨立,7~8年性成熟,母獸約每隔3~4年生1胎;野外數量極為稀少,目前估計不超過1,000隻。
綱: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目:
奇蹄目(Order Perissodactyla)
科:
犀牛科(Family Rhinocerot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蘇門答臘犀(毛犀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