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雪梨舞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ydney Dance Company
作者: 尹曼娜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團。「雪梨舞團」(Sydney Dance Company)成立於1965年,最初由四位舞者與一位鋼琴師組成。創始人蘇珊.慕雪絲(Suzanne Musitz)是「澳洲芭蕾舞團」資深獨舞者與芭蕾教練,她決定打破芭蕾傳統優越形象,以創新的面貌帶給群眾欣賞。該團前身為「新南威爾斯舞團」(New South Wales),規模不斷擴展,並經常在商業圈、學校、午餐劇場、會所演出。1971年該團轉型為職業舞團。不久,即正式常駐雪梨歌劇院,舞團編舞手法新穎、奇特和具爆炸性,甚至裸體演出惹出爭議,轟動一時。1976年十一月由葛瑞姆.墨菲Graeme Murphy)擔任藝術總監,墨菲曾擔任「澳洲芭蕾舞團」主要舞者,隨後加入英國「莎德斯威爾斯皇家芭蕾舞團」,後又投入法國Grenoble的「菲利克斯.布拉斯卡(Felix Blaska)芭蕾舞團」。直至1975年回到澳洲。墨菲致力蒐集澳洲本土編舞家作品,以培植提昇本土編舞家,至1979年舞團正式更名為「雪梨舞團」。墨菲已為舞團創作三十多支舞作,與第一次合作的Synergy和 Synergy當地的本土打擊樂團推出舞作之後,極受歡迎,是一齣成功的音樂舞蹈劇場表現。舞團至世界各地巡迴演出,並應邀參加世界藝術節演出,墨菲確實已為「雪梨舞團」奠定成功的基石。
參照:
舞團提供及香港第六節亞洲藝術節專刊1981。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雪梨舞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