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丹參 - 教育百科
  • 漢語拼音 dān shē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ān shēn
解釋:
植物名。脣形科鼠尾草屬,多年生草本。莖方形,奇數複葉羽狀,對生,小葉三至四枚,圓形至寬披針形。輪繖花序六至多花,排成長總狀,花冠淡紫色或白色的花。根可入藥,有鎮靜、調經作用。因形似參而色赤,故稱為丹參。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丹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丹參
英文名: Salvia miltiorrhiza
描述:
多年生植物。主根增厚,肉質,外表為猩紅色。莖直立,40-80公分高,披長柔毛,多分枝。單葉到奇數羽狀複葉;葉柄1.3-7.5公分,密被反向絨毛,小葉柄2-14公釐;小葉3-5(-7),1.5-8×1-4公分,葉片或小葉圓形到寬披針形,具柔毛,葉背也密披毛,葉緣具圓齒,先端銳尖到漸尖。花序密被長柔或腺長柔毛;輪生聚繖花序6朵到多朵小花,基部稀少,頂部擁擠,為頂生或腋生的總狀花序4.5-17公分;苞片披針形。花梗3-4公釐。花萼鐘狀,略帶紫色,長約1.1公分,開花後些微膨大,疏生長柔毛或絨腺毛,邊緣具纖毛;上唇瓣全緣,三角形,長約4×8公釐,先端3短尖;下唇瓣幾乎上唇瓣一樣長,2齒。花冠紫藍色或白色,2-2.7公分,腺短柔毛,如上唇濃密;花管短於檐部,基部有2公厘寬 ,喉部有8公釐寬;上唇瓣1.2-1.5公分,鐮刀形;下唇瓣短,中裂片長約5×10公釐,2小裂片;側裂片圓潤,約3公厘寬。花絲3.5-4公釐;藥隔1.7-2公分。花柱極為外露。小堅果橢圓形,長約3.2×1.5公釐。
分布:
中國(安徽、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蘇、陝西、山東、山西、浙江)、日本。
作者: 紀瑋婷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