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棖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ㄇㄨˋ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ché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éng
解釋:
[名]
豎立在門兩旁的長木柱。《爾雅.釋宮》:「棖謂之楔。」晉.郭璞.注:「門兩旁木。」
[動]
碰觸。通「樘」。《文選.謝惠連.祭古冢文.序》:「以物棖撥之,應手灰滅。」唐.李善.注:「南人以物觸物為棖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豎立在門兩旁之長木柱。《玉篇.木部》:「棖,門兩傍木也。」《禮記.玉藻》:「君入門,介拂闑,大夫中棖與闑之間,士介拂棖。」漢.鄭玄.注:「棖,門楔也。」《爾雅.釋宮》:「棖謂之楔。」晉.郭璞.注:「門兩旁木。」

2. 碰觸、撥動。通「樘」。南朝宋.謝惠連〈祭古塚文序〉:「以物棖撥之,應手灰滅。」唐.李善.注:「南人以物觸物為棖也。」《新唐書.卷二○○.儒學列傳下.褚无量》:「自是群鹿馴擾,不復棖觸,无量為終身不御其肉。」清.汪兆鏞〈憶舊游.隱林梢半角〉詞:「棖觸天涯情緒,淒咽答幽蟬。」

注音: ㄔ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棖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