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雌聲 - 教育百科
  • 漢語拼音 cī shē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ī shēng
解釋:
1.女子的聲音。語本《晉書.卷九八.列傳.桓溫》。後形容男子發音女聲女氣,或含戲謔義。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詩:「雌聲吐款要,酒壺綴羊腔。」宋.陸游《老學庵續筆記》:「盛章尹京典藩,以慘毒聞,殺人如刈草菅,然婦態雌聲,欲語先笑,未嘗正視人。或置人死地時,亦柔懦不異平日。」
2.雌性禽鳥或水族的叫聲。明.蔣一葵《堯山堂外紀.卷九六.肅皇帝》:「或對曰:丹山彩鳳呈祥,雌聲六,雄聲六,六六總成三百六,聲聲祝嘉靖皇帝,萬壽無疆。」清.趙翼《簷曝雜記》卷六:「蛤蚧出蜀中,雌雄相抱。婦人臨蓐握掌中,兒即易下。余守鎮安,其地最多,雄聲蛤,雌聲蚧,能有十二聲者為上。」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雌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