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在歸因 - 教育百科
外 | |
在 | |
歸 | |
因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xternal Attribution |
作者: | 張景媛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外在歸因的理論起於社會心理學家海德(F. Heider)在分析人類的行動的成因時,分為個人的力量和環境的力量兩類;個人的力量包含能力和努力;環境的力量則包含工作難度和運氣。後來,韋納(B. Weiner)融合海德的行動分析論點及饒特爾(J.B. Rotter)的制握信念而提出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將成敗的造因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制握信念,另一方面是穩定性。制握信念又分為內在的和外在的兩種。內在歸因包括能力和努力,外在歸因包括工作難度和運氣。穩定性分為穩定和不穩定兩種;穩定的歸因包含能力和工作難度,不穩定的歸因包含努力和運氣。 外在歸因是把成敗的原因歸諸於外在的因素,如周圍的環境、互動團體、角色限制、該行動可能得到的賞罰、運氣、工作的特殊性等。外在歸因又稱情境歸因。心理學家發現一般人在解釋自己的行為時,傾向於外在歸因,尤其是在失敗之後。如考試成績差時,埋怨題目冷僻之類。可是在解釋別人的行為時,就很少用外在歸因,反而傾向於用內在歸因,如學生考試成績低時,老師多認為是學生不用功或是能力不佳所致。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外在歸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