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布雷茲,比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oulez, Pierre (1925-)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法國現代作曲家,生於巴黎,畢業於巴黎音樂學院,跟隨梅湘(O. Messiaen, 1908-1992),和賴博維茨(R. Leibowitz, 1913-1972),學習十二音列作曲理論,後加入歐洲新音樂的行列,曾在達木士塔(Darmstaot)教授前衛音樂,1954年他在巴黎成立一個專門輔助推廣新音樂活動的組織,稱為「Domaine Musical Concerts」,1970年他又成立一個專供研究和合作的電腦音樂研究室 「L`Institut de Recherche et de Coordination Acoustique Musique」,在歐洲各地推展新音樂,並成為歐洲新音樂的知名衛士。在1971至1977期間,他曾任英國BBC交響樂團和紐約愛樂交響樂團總指揮。布雷茲的音樂風格非常多變,早期致力於十二音列作曲法,發展出與系列音樂平行的節奏風格,用時值(Duration)、音質(Timbre)、音高(Pitch)和響度(Loudress)取代傳統的曲調和和聲節奏觀念,後來他又加入機運音樂(Aleatory Music)的行列,七○年後他致力電腦音樂的實驗和推展。與舞蹈有關的作品:《摺,摺》(Pli Selon Pli, 1975),編舞貝嘉(Béjart, 1975)。《沒有主控之錘子》(Le Marteau sans Maitre, 1955),編舞貝嘉(Béjart, 1973)、阿斯頓(R. Aston, 1992)。《片斷》(Fragments),編舞肯寧漢(M. Cunningham, 1953)。
參照: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1980、《The Dance Handbook》1988.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布雷茲,比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