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原氏禾介殼蟲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中原氏禾介殼蟲
英文名: Antonina nakaharai
描述:
體長卵形,約1.4-2.2 (1.8) mm 長,0.8-1.1 (0.9) mm寬。腹部後3節強烈骨化。腹部第6-8節兩側向外突出,其於各節不向外突出。觸角2節,約67-83 (76) μm 長。具眼。足只留通常留下一不明顯的骨化區域,有時會有附毛。唇基上唇鞘,約139-211 (184) μm長。下唇約56-100 (76) µm,較唇基上唇鞘短。僅具腹背裂。無腹裂。氣孔腔內有2類三孔腺。無刺孔群,無刺孔群,但體腹後端刺毛粗大,近似錐形。臀瓣不明顯,腹面有ㄧ長端刺毛,約111-122 (115) µm長。

肛環約39-44 (41) μm 長及139-211 (184) μm寬,內縮於肛管中。肛管內有群聚的多孔腺及管狀腺。體兩側於前後氣孔間有9-19個多孔腺。

體背部有許多短刺毛,約5-13 (9) µm長,向體前端漸短。體後端有許多長錐狀刺毛,約20-29 (25) μm long長。具三孔腺,直徑約3 µm,散布於蟲體上,但腹部最後2或3節闕如。盤狀孔散布於蟲體上,數量較三孔腺少。多孔腺直徑約8-10 (9) µm,沿體緣形成縱帶,腹部第7節背板近第8節之節間處無多孔腺。管狀腺2類,較長者約7-9 (8) µm長,3 µm寬,除腹部第8節,分佈於其他體表及肛管內。較短者約7 µm長,3-5 (4) µm寬,分散於腹部第7-9節邊緣。

體腹方同樣具有許多短刺毛,約6-16 (11) µm長。體後端有許多長錐狀刺毛,約23-32 (27) μm長。多孔腺與背方的直徑相當,沿體緣形成縱帶,腹部第4節在盤狀腺群集所轄範圍2側各有1個多孔腺。腹部第8節多孔腺分部局限於腹部末端至產卵孔距離的一半或1/3處。肛管開口有多恐腺群集。盤狀腺直徑約4-7 (5) µm長,分散於後胸至腹部第6-7節中側區。三孔腺2類,小型者與背方的類似,分佈於體表,尤其以體緣為多,但通常腹部末端3或4節闕如或數量稀少;大型者,直徑約5 µm長,分散於口器與氣孔周邊。管狀腺2類,形態及大小類似背面管狀腺,大型者散布於體表,較短者則分布於腹部最後3節。產卵孔兩側各具1內骨,另具一對較不明顯的後內骨。

分布:
目前已於至少7國發現Antonina nakaharai</em>其蹤跡。分布國家如下。</p> 澳斯塔拉西亞區(Australasian):</b> 美國(夏威夷)。</p> 新北區(Nearctic):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馬里蘭州、紐澤西州、南卡羅來納州、德克薩斯州)。</p> 東方區(Oriental): 中國(福建、廣東、廣西、江蘇、浙江、香港)、台灣。</p> 古北區(Palaearctic): 亞塞拜然、中國(北京、河南)、喬治亞、日本、俄羅斯。</span></p> 台灣曾在嘉義鹿林山發現該種粉介殼蟲。</span></p>
作者: 蔡明諭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