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方格法(水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quare method, checkerboard method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水準測量時先將測區分為若干等大之方格網,方格之大小視需要而定,通常為10公尺至20公尺。在方格交點處釘以木樁,編以號碼,並用直接水準方法,測出各交點之高程,此法亦稱面積水準測量法。應用面積水準測量成果插繪等高線,為野外實測等高線方法之一。作業時,先在圖紙上按比例尺繪出對應之方格,並註明交點之高程,然後按內插法原理插繪等高線。若格內某處有特別凸起或下陷之地,則自各交點用尺量出其位置,並測出其高程,以為插繪等高線之依據。附圖為方格法測繪等高線之一例,其等高距為0.5m。將插繪等高線之方格網圖,加測地物之關係位置,則為大比例尺地形測量。又因此項成果尚可用以計算土方,故各種建築基地之整地工程多用之。上述以面積水準成果為基礎,插繪等高線、加測地物、計算土方,分別稱之為實測等高線之方格法、大比例尺測圖之方格法及計算土方之方格法。此外尚有以繪有方格(格大自一至四米厘)網之透明膠片,覆蓋於不規則之圖形上,藉以計算面積之方格法,故方格法在不同場合,有不同之涵義,須特別注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方格法(水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