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沸石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Zeolit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沸石源自於希臘文「煮沸」和「石頭」二字,因為沸石在形成時,會將反應物的結晶水排出,而zeolite的意思是「為一個煮沸的石頭」,沸石為一群含氫氧化鋁的矽酸結晶狀化合物,其特徵為鋁矽酸鹽的四面體結構,顏色為白色或無色,亦有時為紅色或黃色。沸石可以是天然形成的,也可以由人工化合而成的;具有陽離子交換的特性,對含有結晶水的能力不強,可脫水而形成無水狀態。沸石屬二級礦物,常在火成岩的隙縫填塞物(如玄武岩)中發現,種類如方沸石、鈉沸石、剝沸石、磷沸石等。而沸石可做為分子篩、過濾介質、吸附劑、催化劑或乾燥劑等用途。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沸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