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夜間派對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ais-Do-Dos
作者: 高麗娟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活動名。此詞字面即「使(兒童)入睡」之意,哄兒童入睡後成人可以有其娛樂活動。「夜間歡宴」是十九世紀末美國路易西安那州阿卡迪亞人「Cajun」(唸為凱焉)夜間的成人派對,活潑熱情的阿卡迪亞人熱衷參與派對跳舞終夜,這是阿卡迪亞人重要的社交活動。初長成的少女應邀參與「夜間派對」,然而其母親必須同行,在母親的監督下男女青年相互認識,只是不准有「晚安吻別」的動作。派對舞會使用典型「凱焉」音樂,有時活潑,但大部份時候帶著憂傷之曲風,這與其流亡的歷史有關〔見Cajun Music〕。常使用的樂器是小提琴、手風琴和三角鐵(當地稱ti fer,即「小鐵」)。音樂大半是3/4拍子,因此華爾茲為「凱焉」舞會常見的舞蹈。1930年代曾沉寂一陣子,然而,1960年代在有心人士的帶動之下,阿卡迪亞人傳統文化中的「fais-do-dos」、「Mardi-Gras」(食肉火曜日)和「辣秋葵」食物再度受到重視。
參照:
《World Music: Cajun and Zydeco》.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夜間派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