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宛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注音: | |
解釋:
大宛:漢朝時西域國名。即現今中亞細亞烏茲別克共和國一帶。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ǎn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uā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ǎn |
解釋:
[形] 曲折的。《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奔星更於閏闥,宛虹拖於楯軒。」唐.杜牧〈長安送友人遊湖南〉詩:「楚南饒風煙,湘岸苦縈宛。」 [動] 彎、折。《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是以欲談者,宛舌而固聲。」 [副] 彷彿、好像。如:「音容宛在」。《詩經.秦風.蒹葭》:「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宋.陸游〈舟中〉詩:「悠然滄洲趣,宛與塵世隔。」 [名] 姓。如明代有宛嘉祥。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uān |
解釋:
參見「大宛」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ㄨㄢˇ 1. 曲折、彎曲。《說文解字.宀部》:「宛,屈草自覆也。」《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是以欲談者,宛舌而固聲。」唐.杜牧〈長安送友人遊湖南〉詩:「楚南饒風煙,湘岸苦縈宛。」 2. 彷彿、好像。《詩經.秦風.蒹葭》:「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坻。」宋.陸游〈舟中〉詩:「悠然滄洲趣,宛與塵世隔。」 3. 姓。如明代有宛嘉祥。 ㈡ㄩㄢ 「大宛」: ⑴ 國名。漢時為西域諸國之一,後為漢武帝所破,即今中亞細亞烏茲別克共和國之一邑。 ⑵ 大宛所產之馬。唐.白行簡《李娃傳》:「食頃,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馳至。」 |
|
注音: | ㈠ㄨㄢˇ ㈡ㄩㄢ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宛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