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達主義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á dá zhǔ y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達達主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á dá zhǔ yì |
解釋:
西元一九一六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起於瑞士的藝術反抗運動。達達的原義是無意義的事物。達達主義的畫家反對一切傳統及既有的藝術形式,用偶然性、即興性的手法來創作,如自動畫法、實物黏貼法等是此派畫家所發明的,對現代藝術曾帶來很大的影響。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達達主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Dadaism |
作者: | 謝庭芝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文藝流派名詞。二十世紀初的一種藝術哲學的運動,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巴黎一群青年作家與藝術家所倡導,偏愛崩解與不合諧的表現型式。主要的倡導者是撰寫《氣心》(Le Coeur à Gas)的蘇黎士作家崔斯坦柴拉(Tristan Tzara),「達達」(DaDa)這個詞彙衍生自羅馬尼亞語的「達,達」(da, da),意思是「對,對」,用來象徵一種孩子氣的開放心靈。其它知名的劇作有奧斯卡科羅謝卡(Oskar Koloschka)的《史芬克斯》(Sphinx)和《史托赫曼》(Strohmann)、以及雷伯蒙戴賽尼(Ribemont Dessaigne)的《中國皇帝》(L´Empereur de Chine)。達達主義於1924年發展成超現實主義,並且構成殘酷劇場與荒謬劇場之先河,它的影響甚至遠達1960年代混和各種媒體素材的發生藝術(Happening)。 |
|
參照: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達達主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