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犵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ㄑㄩㄢˇ
  • 部首外筆畫 3
  • 總筆畫 6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犵黨」、「犵狫族」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犵黨」:武器名,中國西南部族使用的刀。宋.朱輔《溪蠻叢笑.犵黨》:「出入坐臥,必以刀自隨,小者尤銛利,名犵黨。」

2. 「犵狫」:中國西南僰撣之少數民族之一。散居於貴州省之安順、普定、織金、郎岱、鑪山,湖南省之乾城、古丈、瀘溪,廣西省之三江、上思、西隆、西林等縣。主要從事農業。仡佬語屬於漢藏語系侗傣語族。多使用漢語,兼通彝語、苗語、布依語。今多已混化於其他族系中。廣西之僚人、雲南之土僚,皆其同族。《元史.卷一○.世祖本紀七》:「庚寅,敕沅州路蒙古軍總管乞答台征取桐木籠、犵狫、伯洞諸蠻未附者。」明.田汝成《炎徼紀聞》卷四:「犵狫,一曰犵獠,其種有五。」或作「仡佬」。仡或音ㄍㄜ。

注音: ㄑ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犵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