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溪狡蛛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溪狡蛛
英文名: Dolomedes raptor
描述: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約23~27 mm。背甲黑褐色,眼域黑色,有些個體在邊緣散生稀疏 白毛。中窩縱向,放射溝明顯。眼八個,前眼列平直,後眼列強後曲,位於頭 部前方最高處,故八眼排成4-2-2三列。前列眼小於後列眼。上顎紅褐色。步 足黑褐色,各節上面具有不甚明顯的灰褐色橫帶。腹部卵形,背面呈黑褐色, 兩側為灰褐色;背面無明顯的斑紋。腹部腹面灰褐色。雄蛛體長約12~15 mm, 體色黑褐色,腹部顏色稍淺,具有不明顯的斑紋。背甲和腹部邊緣有一圈明顯 的白邊,胸部兩側最寬,但是額部完全黑褐色,且腹部寬度略小於頭胸部,與 褐腹狡蛛(Dolomedes mizhoanus)明顯不同。

 

【習性】   廣泛分布於臺灣各地的低海拔山區,常出現在積水的排水溝或溪澗等 有水的環境。夜間常將第I步足搭在水面上,捕食落水的昆蟲或水中棲息 的蝌蚪和小魚。卵囊球形,黃褐色。雌蛛以上顎攜帶卵囊,具有護幼行為

分布:
俄羅斯、日本、韓國、臺灣
作者: 陳世煌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