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瑁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ㄩˋ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mèi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èi
解釋:
  1. →玳瑁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èi
解釋:
參見「玳瑁」條。
注音:
漢語拼音: mào
解釋:
[名]
古代天子接見諸侯所執的玉。明.張自烈《正字通.玉部》:「諸侯即位,天子賜以命圭,圭上邪銳,瑁方四寸,其下亦邪刻之,闊狹長短如圭頭,諸侯執圭來朝,天子以瑁之刻處,冒彼圭頭,以齊瑞信,猶今之合符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ㄇㄠˋ

古帝王所執之玉,用以合諸侯所持之圭,因覆於圭上,故曰瑁。《說文解字.玉部》:「瑁,諸侯執圭朝天子,天子執玉以冒之,似犁冠。《周禮》曰:『天子執瑁四寸。』」。《字彙.玉部》:「諸侯即位,天子賜以命圭,圭上邪銳,瑁方四寸,其下亦邪刻之,闊狹長短如圭頭,諸侯執圭來朝,天子以瑁之刻處,冒彼圭頭,以齊瑞信,猶今之合符然。」

㈡ㄇㄟˋ

「玳瑁」:動物名。龜鱉目海龜科。其背甲呈黃褐色,有黑斑,身長可達一公尺,前寬後尖。多分佈於熱帶海洋。光潤美麗,可製成飾品。亦稱為「蝳瑁」、「蝳蝐」、「玳瑁」、「」。

注音: ㈠ㄇㄠˋ ㈡ㄇ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瑁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