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琅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áng |
解釋:
[名] 1.參見「琅玕」條。 2.姓。如春秋時齊國有琅過。 [形] 潔白的。唐.皮日休〈奉和魯望白菊〉詩:「已過重陽半月天,琅華千點照寒煙。」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琅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圓潤似珠之美玉。《說文解字.玉部》:「琅,琅玕,似珠者。」漢.張衡〈四愁〉詩之二:「美人贈我金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 2. 潔白。唐.皮日休〈奉和魯望白菊〉詩:「已過重陽半月天,琅華千點照寒煙。」 3. 擬聲詞。金石相擊聲。三國魏.何晏〈景福殿賦〉:「流羽毛之威蕤,垂環玭之琳琅。」《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庾闡》:「質清浮磬,聲若孤桐,琅琅其璞,巖巖其峰。」 4. 姓。如春秋齊有琅過。 |
|
注音: | ㄌㄤ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琅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