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文化環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ultural Milieu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文化環境」指人類所安排的環境,是經過修飾的環境,也是客觀環境,相對的為自然環境。
  依照教育人類學的觀點,人生活在文化環境中,於是人受文化的陶冶,使人不必再復演過去的原始生活,就享有現成的文化成果。因此文化環境非常重要,是教育的基礎,教育就發生在這個環境中,並在其中進行。
  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Toynbee)認為文化環境具有客觀的關聯,土地、歷史命運、政治需要等。在意義方面,皆屬於客觀的文化環境,為人類生活的要件,他在〔衝擊與回應〕(Challenge and Response)一書中,提出了「文化過程」與「文化生活原則」兩個理念。前者屬於「衝擊」;後者屬於「回應」。即在「文化環境」中做到:「要求能力的充實」與 「幫助排除困難」,也即有充實的能力才能應付「衝擊」;排除困難後才能「回應」出對環境的適應情形。因此湯恩比說:兩者是「同跑者」。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文化環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