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掃除文盲(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謝小芩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掃除文盲簡稱「掃盲」。為使不識字或識字少的人學會閱讀、寫字和計算所進行的教育活動。根據一九四三年的統計,大陸地區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不識字,因此掃除文盲一直是大陸的重要教育工作項目。一九五○年以後,掃盲更列為成人教育的首位工作。
  一九五二年「中央掃除文盲工作委員會」成立,推行速成識字法,並於一九五三年頒發〔關於掃盲標準、掃盲畢業考試等暫行辦法的通知〕,規定掃除文盲的標準為:幹部、工人一般為認識二千個常用字,能閱讀通俗書報、寫二百至三百個字的應用短文。農民一般為認識一千五百個常用字,大體能閱讀最通俗的書報,能寫農村中常用的便條、收據等。不識字或識字數在五百以下者為文盲;能識五百字以上,但未達掃除文盲標準者為半文盲。
  一九七八年大陸官方要求繼續掃除工農中的文盲,努力做到「一堵、二掃、三提高」。一九八八年進一步提出〔關於掃除文盲工作條例〕,使掃盲工作走向經常化、制度化。
  一九九○年大陸地區總人口文盲率已降至百分之十六。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掃除文盲(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