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神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iào shé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跳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iào shén |
解釋:
1.滿洲習俗。歲時祭神,由喇嘛穿上彩色神裝,戴各種奇形面具,執刀跳舞進牲,並且吹奏法器、誦讀經文,以驅邪祈福。 2.巫醫或法師作法,借鬼神附身,然後亂說亂舞,替人驅邪治病。《紅樓夢》第二五回:「有的說請端公送祟的,有的說請巫婆跳神的,有的又薦什麼玉皇閣的張真人,種種喧騰不一。」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跳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T´iao Shên |
作者: | 金千秋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民間舞蹈。許多民族把巫舞或在佛教寺院裡進行的舞蹈稱為「跳神」。如北方民族的《薩滿舞》,白族的《跳舍》,納西族的《東巴舞》,藏族和門巴族的《羌姆》,蒙古的《查瑪》和廣西桂林地區的《漢族儺舞》等,這些不同名稱的《跳神》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功能,即祀神降福、保佑人畜平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跳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