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順風耳 - 教育百科
ˋ
ˇ
  • 漢語拼音 shùn fēng ěr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ùn fēng ěr
解釋:
  1. 神話傳說中的天神。具有耳通的神力,能聽到很遠地方的聲音。
    【例】相傳順風耳本來是妖怪,後來被媽祖收伏,成為座前神將之一。
  2. 比喻耳朵靈敏,消息靈通的人。
    【例】這件事還在密商中,你卻瞭若指掌,難道你是順風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順風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ùn fēng ěr
解釋:
1.神話傳說中的天神。相傳為媽祖所收伏的妖怪,後為媽祖座前的兩大神將之一,具有耳通的神力。《紅樓夢》第二九回:「賈母在轎內因看見有守門大帥並千里眼、順風耳、當方土地、本境城隍各泥胎聖像,便命住轎。」
2.比喻耳朵靈敏,消息靈通的人。如:「這件事還在密商中,怎麼你像順風耳似的,對內幕如此清楚。」
3.舊時的傳聲器,以銅管相連結,口大末小,可向空中傳語。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順風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順風耳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順風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ūn-hong-ní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傳說中的天神。相傳為媽祖所收伏的妖怪,後為媽祖座前的兩大神將之一,具有耳通的神力。
  2. [[名] ] 用來比喻耳朵靈敏、消息靈通的人。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順風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順風耳 相關客家語 順風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