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石窟中舞姿圖 - 教育百科
新 | |
疆 | |
石 | |
窟 | |
中 | |
舞 | |
姿 | |
圖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sin Chiang Shih K´u Chung Wu Tz T´u |
作者: | 曾瑞媛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蹈遺跡。新疆石窟中舞姿圖,發現之地點在現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庫車、拜域及新和縣,據估石窟共約有五百餘座,壁畫將近有一萬多平方公尺,舞姿圖資料極為豐富,保存了大量樂舞資料。例如:位在克孜爾石窟175壁畫中的女伎樂舞,舞伎之雙臂已呈現〈托按掌〉及〈順風旗〉等姿勢;在克孜爾第163窟中的舞伎,胸前已掛有細腰鼓,雙手呈拍打狀,已知腰鼓在南北朝時已存在。新疆石窟中的舞姿特色在於造型多數以〈飛天〉及〈伎樂天〉為主,尤其人物造型之特點為〈三屈法〉亦是所謂的三道彎,這可由第17窟壁畫中的伎樂天人姿勢看出,舞伎們的兩臂向左側延伸,胯部扭轉,兩足交叉,腳尖踮立,身體已構成〈三道彎〉的曲線;這些舞伎們的造型特殊,他們以披帛、繪采、瓔珞,手持樂器之姿態為多數,由服裝及造型看來,此時已受到東西文化交流之影響,舞蹈呈現中也已融合多種文化之內涵;即使到了今日,這些舞姿的特色還是可在維吾爾族中的少數民族舞姿中清晰可見,足見這些舞姿圖是研究古代龜茲及西域舞蹈的重要資產。 |
|
參照: 蓋山林《中國岩畫:岩石上的歷史圖卷》1997、宋耀良《中國岩畫考察》1998。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新疆石窟中舞姿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