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雙碼理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ual-Code Theory
作者: 魏麗敏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白斐歐(A. Paivio)一九七一年提出雙碼理論,認為記憶系統包括二個分開卻互相關聯的系統。一個是語文的符號代碼,另一個是視覺的影像代碼。他為證實長期的記憶也有形碼的貯存,設計了一系列的實驗。如下圖中,讓受試者看每組題目,並判斷何者在概念上較佳,然後將他們反應時間記錄下來。假如受試者有使用影像代碼,那麼下圖與事實不符的情況會導致衝突,以致反應時間比符合的情況長。假如刺激以文字呈現,因為文字必須先經閱讀並加以詮釋,那麼文字的大小對反應時間的影響就不是很大。結果發現和假設一致。白斐歐即根據以上發現提出 「雙碼理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雙碼理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