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韍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ㄨㄟˊ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古代衣裳前的蔽膝,用熟皮製成。形制、圖案、顏色按身分、等級不同而有區別。《禮記.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於是莽稽首再拜,受綠韍袞冕衣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ㄈㄨˊ

1. 古代衣裳前之蔽膝,以熟皮製成。形制、圖案、顏色按身分、等級不同而有區別。段注本《說文解字.巿部》:「巿,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㠯(以)象之。……韍,篆文巿从韋,从犮。」《集韻.去聲.末韻》:「韍,蔽膝也。」《禮記.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於是莽稽首再拜,受綠韍袞冕衣裳。」

2. 古時以繫印信等物之絲帶。《漢書.卷九二.游俠傳.陳遵》:「輕辱爵位,羞汙印韍。」唐.顏師古.注:「此韍謂印之組也。」《資治通鑑.卷三七.漢紀.王莽中》:「莽帥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璽韍。」

3. 印璽。《晉書.卷八〇.列傳.王羲之》:「功勳既融,投韍高讓。」唐.李逢吉〈再赴襄陽辱宣武相公貽詩今用奉酬〉詩:「解韍辭丹禁,揚旌去赤墀。」

㈡ㄅㄟˋ

@C15945

注音: ㈠ㄈㄨˊ ㈡ㄅ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韍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