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組型辨識理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eories of Pattern Recognition
作者: 徐享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組型辨識是指吾人對外界的事物、圖形、與文字符號的辨識。例如我們可以辨識阿拉伯數字3和8不同、辨認每個人不同的相貌,就是藉組型辨認的能力而能對各種形狀有所區分。個體的組型辨識能力很早就發展出來,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心理能力,且具有相當的靈巧性和恆常性。它顯示當外界的事物與形狀變異極大時,吾人仍能加以辨認。
  有關組型辨識的歷程,可分成兩個階段:(1)偵測階段(pattern detection),將輸入的訊息加以分類和編碼;(2)解釋組型階段(pattern interpretation):使組型意義化。
  有關組型辨認的理論很多,其中較為重要的理論有三:
  (一)模板匹配理論(template-matching theory):或稱「模版比對」。此一理論認為個體對外界所有事物,只要經過我們接觸過的,便會在腦海裡形成印記或模板。當外界事物再次呈現眼前時便能與模板比對;若兩者吻合,就產生辨識效果,否則不能辨識。商品的條碼,便是利用此一原理來設計。
  模板理論缺乏彈性。若一個模板代表一件事物,則個體的腦海中要儲存無數模板,方能辨識各種不同大小、形態的事物。此外,該理論的辨識歷程費時甚多,此與個體辨識之速度顯然不一致,例如一望便知、一目十行的情況。
  (二)原型匹配理論(prototype-matching theory):或稱範型匹配、基準比對。這個理論認為形狀辨識是依據腦海中的「原型」對外界事物的比對,此一原型具有抽象與理想的組型,並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原型匹配理論最能詮釋事物的歸類反應和主觀報告。
  (三)特徵匹配理論(feature-matching theory):又稱顯著特徵模式理論,認為任何事物、圖形都有其各自組成的屬性或特徵。因此要辨識事物或圖形,首先要分析它們的屬性,再考慮其屬性的質與量,並比較彼此間的差異特徵。例如鴿子,可用下列屬性為代表,灰色的、有羽毛、有翅膀、會飛、兩隻腳、能呼吸等。這些屬性或特徵區辨能力的發展來自於經驗的累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組型辨識理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