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益者三友 - 教育百科
ˋ
ˇ
ˇ
  • 漢語拼音 yì zhě sān yǒu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ì zhě sān yǒu
解釋:
孔子認為對自己有助益的朋友有三種。《論語.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益者三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益者三友」語出[論語.季氏篇];原文為「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 ,友便佞 ,損矣。』」
  在孔門的道德教育中,除了個人自身修養仁心、改過遷善外,透過朋友的相互輔佐啟迪而引起的自省,也是十分重要的。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又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孔子的心中,甚至連「不賢」、「不善」者都可以幫助人們進行反省自己的工夫。
  雖然透過對「不賢」者的觀察,可以幫助自己反省,但畢竟仍應與「不賢」者保持距離,因為與「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與小人相處終究會妨礙到自身的德行修養,所以孔子說:「以友輔仁」,特別強調「擇友」的重要性。
  孔子認為朋友有所謂「益友」與「損友」。「益友」有三種,「損友」也有三種。三種益友中,正直的朋友(友直)與誠信的朋友(友諒),都是與內在的德性修為有關,正直的朋友可以讓自已聽到過錯,誠信的朋友可以使自己也能達到誠信。所以與這兩種朋友交往,能使自己的德性修養更進步。至於見聞廣博的朋友(友多聞),則是與外在的知識文采增進有關,與這種朋友交往可以使自已的生活內容更豐富、更充實,也更能明辨事理。總之,益友就是能夠幫助我們德性修養與增進知識的朋友。
  從孔子對於「擇友」的強調,可以了解孔門教育十分重視朋友對個人道德修為與知識增長的影響。孔子在此明確提出益友與損友的指示,主要在告誡弟子們交友不可不慎;足以作為我們立身處世與人交往的準則。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益者三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