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謝佛,皮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chaeffer, Pierre (1910-?)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法國作曲家,生於南錫(Nancy),工藝技術學院畢業,在法國電台技術部門工作。1948年創作了一系列的「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ète)。1951年成立具象樂團與不同的作曲家合作演出。1960年以後,他專心於教學、研究及寫作。他的音樂風格以實驗科技音樂為主。與舞蹈有關的作品:《一個人的交響曲》(Symphonie pour un Homme Seul,與P. Henry合作,1950)、編舞貝嘉(M. Béjart, 1955)、肯寧漢(M. Cunningham, 1952)。《島》(Inseln)、編舞波姆(Bohmer, 1973)。《鐵路上的夜曲》(Nocturne aux Chemins de Fer, 1959)、編舞雷寇克(J. Lecoq, 1959)。論著有:《具象音樂介紹入門》(Introduction à la Musique Concrète, Polyphoniavi, 1950)。《具象音樂的探索》(A la Recherche de la Musique Concréte, Paris, 1952)。《具象音樂》(La Musique Concréte, Paris, 1967)。《音樂物体之法則》(Traité des Object Musicaux, Paris, 1966)。《機器的傳達 ── 能力與傳達溝通》(Machine à Communiquer-Pouvoir et Communication, Paris, 197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謝佛,皮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