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詰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é
解釋:
  1. 詢問、責問。
    【例】反詰、盤詰
  2. 屈曲不直。
    【例】詰屈
  3. 明日的、次日的。
    【例】詰旦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é
解釋:
[動]
1.詢問、責問。如:「反詰」、「盤詰」、「詰詢」。《左傳.僖公十五年》:「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車敗。』詰之,對曰:『乃大吉也。三敗,必獲晉君。』」唐.韓愈〈進學解〉:「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
2.追究、查辦。《淮南子.時則》:「牛馬畜獸有放失者,取之不詰。」唐.聶夷中〈公子行〉二首之一:「走馬踏殺人,街吏不敢詰。」
[形]
1.明日的、次日的。如:「詰旦」。《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戒爾車乘,敬爾君事,詰朝將見。」
2.屈曲不直。《文選.曹操.苦寒行》:「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iat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詢問、責問。《說文解字.言部》:「詰,問也。」《左傳.僖公十五年》:「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車敗。』詰之,對曰:『乃大吉也。三敗,必獲晉君。』」唐.韓愈〈進學解〉:「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

2. 追究、查辦、責備。《淮南子.時則》:「牛馬畜獸有放失者,取之不詰。」唐.聶夷中〈公子行〉二首之一:「走馬踏殺人,街吏不敢詰。」

3. 指明日、次日。如:「詰旦」。《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戒爾車乘,敬爾君事,詰朝將見。」《稱謂錄.卷二五.婢.女僕》引《天寶遺事》:「長安名妓劉國容,有姿色,與進士郭紹述相愛,後昭述授天長簿,與國容別,詰旦赴任。國容使女僕齎短書。」

4. 屈曲不直。三國魏.曹操〈苦寒行〉:「羊腸阪詰屈,車輪為之摧。」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苦兒幼不能執筆,乃鏤竹枝為絲斷之,詰屈作波磔點畫,合而成字。」

注音: ㄐㄧㄝ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詰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