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的補償 - 教育百科
教 | |
育 | |
的 | |
補 | |
償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ducational Compensation |
作者: | 詹棟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首先提出「教育的補償」觀念的是英國社會學家及教育家柏恩斯坦(Basil Bernstein)。他曾經花了很長的時間在倫敦的貧民窟調查兒童文化不利的情形,發現兒童因為文化不利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以致長大以後,造成文化陶冶的貧乏,再接受教育時,程度趕不上別人,形成教育無法補償的現象。 柏恩斯坦的理論提出來以後,獲得教育界的重視,例如德國一些教育學家根據他的理論進行研究,也有研究成果;那些研究的成果認為教育應提供「教育機會」給兒童,以免造成兒童因失去教育機會而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就一般情形而言,教育的補償理論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1.教育是無法補償的:教育的實施是採適合年齡的教育,在某一年齡階段施予某種教育,有其一定的標準;到了某一年齡而不施予該種教育,就如逝去的歲月而不可追,難以彌補。 2.教育是可以補償,但應在時間與精力:失去的教育尚可以補償回來,但在補償之時,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才能趕上進度,而且有時補償的效果並不如預期的好。 因為教育涉及到補償的問題,所以教育家們提出教育應該多提供機會給學生,讓學生有多重的選擇;如不提供機會給學生,就會造成學生在教育上的損失,例如文盲就是教育機會的喪失者。 近年來由於世界的動亂,使人們無法在安定中受教育,喪失了教育機會,因此,教育補償的問題又再度獲得人們的重視。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