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桉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ㄇㄨˋ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àn
解釋:
[名]
1.同「案」。《字彙.木部》:「桉,同案。」
2.植物名。姚金孃科桉樹屬,「大葉桉」、「赤桉」、「藍桉」等桉屬樹木之通稱。多為常綠喬木。主要產於澳洲。葉互生罕對生,卵狀或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尖銳,表面深綠色。繖形、繖房或圓錐花序;萼之裂片與花瓣結合為蓋,開花時自萼筒分離。蒴果頂端開裂,蒴片三至六枚。生長迅速,主供觀賞,木材可供建築用。也稱為「油加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同「案」。《字彙.木部》:「桉,同案。」宋.劉克莊〈贈陳起〉詩:「兩簷兀坐忘春去,雪桉清談至夜分。」

2. 植物名。姚金孃科桉樹屬,常綠喬木。原產於澳洲。樹皮粗糙,狀如杉皮。葉互生,卵狀或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尖銳,表面深綠色,側脈顯著,與主脈幾相交成直角。蒴果杯形。生長迅速,主供觀賞,木材可供建築用。亦稱為「油加利」。

⇒作「」形時,為@A01912

注音: 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桉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