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萃取 - 教育百科
知 | |
識 | |
萃 | |
取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Knowledge Acquisition |
作者: | 朱延平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專家系統的建構是一種知識轉換的過程,而最主要的知識來源是專家。如何選用專家的專業知識,將之導入適合的知識表示法與推導程序,即為知識萃取。 知識萃取是一項艱難的工作,最好的進行方式,按理想上的優先順序,依次為:(1)由專家系統,亦即電腦本身自動的萃取知識;(2)由專家透過知識萃取軟體直接建立知識庫;(3)由知識工程師做仲介,將專家的知識轉換成知識庫的內容。由於前兩種方式都有施行上的困難,因此目前絕大多數的專家系統是透過知識工程師來建構專家系統。 知識萃取的方法有許多種,源自於心理學、行為科學及統計分析等方法,一般可分為兩大類:直接方法和間接方法。 直接的知識萃取方法就是直接去詢問專家,挖掘出他的專業知識,包括下列幾種方法: 1.訪談:由知識工程師針對問題的特性,主動指引訪談程序和內容,挖掘出專家的專業知識。 2.問卷:由知識工程師規劃完整的問卷,請專家回答,系統性的蒐集專家的專業知識。 3.觀察法:知識工程師觀察專家的解題過程,不去打擾專家,由專家的行為去探討解決問題的知識。 4.協定分析(protocol analysis):專家在解決問題的同時,說明他的思考過程,由知識工程師記錄之後再加以整理。 5.中斷分析:在觀察專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知識工程師在關鍵時刻詢問專家當時的思路和行為。 在許多情況下,專家並不能把問題解決過程交代清楚,此時就必須用間接的方法,由知識工程師蒐集行為資料,例如回想或評量,從專家的反應去推測專家的所知。間接的知識萃取方法有下列幾種: 1.多維量度(Multidimensional Scale) 2.相似性矩陣(Similarity Matrix) 3.加權網路(Weighted Networks) 4.階層化群集(Hierarchical Clustering) 5.儲存柵格分析(Repertory Grid Analysi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知識萃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