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喪葬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ang Tsang Wu
作者: 劉金吾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基諾族群眾性祭祀舞蹈。流傳於西雙版納州景洪縣 旺區的基諾族聚居區。此舞有兩種,一種為一般老人死後跳的叫《司秋》,意為安葬,晚上在死者家房子裡跳,屍體在家停放幾天就跳幾天晚上。男女群眾各半分開手拉手圍圓邊唱邊舞。另一種叫《阿嫫松鐵祭》,意為今晚要跳鬼。是村中高齡統管村社事務的人死後,當天晚上即開始跳的一種舞蹈。舞時有三個領舞者手拿鋩槌與群舞者成三角形,群舞者雙手拿竹筒相互對面而舞,一般要跳四至五天。出殯葬畢,由領舞三人男扮女裝、頭戴馬鈴、面戴乾蘆葉面具、小腿裹白布繫馬鈴,一人握鼓槌,另兩人各橫抬一竹筒,地下放有木板,舞者竹筒跺地時可發出 、 之聲。邊歌邊舞,有鋩伴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喪葬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