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硌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ㄕˊ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luòg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碰到堅硬不平的東西而引起損傷或痛苦。清.蒲松齡《富貴神仙》第三回:「自己鋪下草,找了一塊半頭磚,嫌硌頭,又使衣服墊。」
注音:
漢語拼音: luò
解釋:
[名]
山上的大石。《玉篇.石部》:「硌,山上大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ㄍㄜˋ

碰到堅硬不平之物而引起損傷或痛苦。《紅樓夢》第九七回:「黛玉那裏坐得住,下身自覺硌的疼,狠命的撐著。」《富貴神仙》第三回:「自己鋪下草,找了一塊半頭磚,嫌硌頭,又使衣服墊。」

㈡ㄌㄨㄛˋ

1. 山上之大石。《玉篇.石部》:「硌,山上大石。」《山海經.西山經》:「又北百二十里,曰上申之山,上無草木而多硌石。」晉.郭璞.注:「硌,磊硌,大石貌也。」

2. 像玉的石頭。《四聲篇海.石部》:「硌,石次玉。」

3. 重疊成堆。同「摞」。《兒女英雄傳》第一○回:「二人進了地窨子門,果見有幾個箱子硌在床頭上。」《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對面南房上又站着一個壯大黑粗的大漢,腰裏掖着一把明晃晃的鋼刀,已經把房上的瓦揭起一硌來放在身旁。」

注音: ㈠ㄍㄜˋ ㈡ㄌ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硌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