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一氧化碳中毒 - 教育百科
ˇ
ˋ
ˋ
ˋ
ˊ
  • 漢語拼音 yī yǎng huà tàn zhòng d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ī yǎng huà tàn zhòng dú
解釋:
含碳物質燃燒不完全時,所產生的一氧化碳經由呼吸進入血液後,會與血紅素結合,使紅血球失去攝氧功能,產生缺氧狀態。主要症狀有頭痛、頭昏、耳鳴、麻痺等,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一氧化碳中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氧化碳為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是燃料燃燒不完全的結果。一氧化碳對血紅素的親和力比氧強(210到240倍),可取代氧溶於血液,與血紅素結合成碳氧血紅蛋白(Carboxy hemoglobin),引起缺氧窒息,亦可與肌血球素(myoglobin)及細胞色素(Cytochromes)結合,因此引起多重作用。心臟和中樞神經對一氧化碳敏感,不過一氧化碳中毒的死亡通常是由於心肌缺血。4000ppm以上的濃度可引起疲倦昏迷現象,中毒後的症狀是嚴重的腦水腫。急性中毒引起嚴重視覺混亂,可導致失明。在500到1000ppm的濃度範圍,可引起頭痛、惡咀、疲倦、暈眩等症狀,亦可產生幻覺。在50ppm暴露90分鐘可引起心絞痛。碳氧血紅素的飽和度達10-30%時為較輕度中毒,30-50%時為中度中毒。50%以上為重度中毒,重度中毒者清醒後有可能會再昏迷,並常有神經衰弱綜合症、中毒性精神分裂症、類似巴金森氏症候群之震顫及周圍神經病變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一氧化碳中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