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威爾第,裘塞貝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Verdi, Giuseppe (1813-1901)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義大利作曲家,生於隆哥勒(Roncole),卒於米蘭。布塞托市音樂學院畢業,隨普羅維西(F. Provesi)學習。並留校任教。1832年他申請入米蘭音樂學院被拒,私人跟史加拉大劇院(La Scala)的樂師拉威雅(V. Lavigna)學習,致力於歌劇創作。他改革歌劇的形式,捨棄鬆散的獨唱詠嘆調,主張樂曲必須順著劇情發展齊進。同時也改革歌劇的管弦樂伴奏,使伴奏配合歌曲的意義及氣氛。他對劇中之舞蹈也很重視,常與編舞大師合作,他的歌劇《阿依達》(Aida)是十九世紀具代表性的大型歌劇芭蕾。威爾第的歌劇改革,影響到後來義大利歌劇的發展。與舞蹈相關之作品:《那布果》(Nabucco, 1842)、1842年的編舞者不詳、都鐸(A. Tudor, 1951)。《耶素撒冷》(Jesusalem, 1847)、編舞馬吉李耶(J. Mazilier, 1847)。《馬克白》(Macbeth, 1847)、編舞巴蘭欽(G. Balanchine, 1942)、都鐸(1951)、柯爾特斯(A. Cortes, 1965)。《弄臣》(Rigoletto, 1851)、編舞巴蘭欽(1929)。《茶花女》(La Traviata, 1853)、編舞呂西恩.裴堤帕(Lucien Petipa, 1857)、巴蘭欽(1932)、都鐸(1939)、貝嘉(M. Béjart, 1973)等。《四季 ── 西西里之晚禱》(The Four Seasons-Les Vépres Siciliennes, 1855)、編舞呂西安.裴堤帕(1855)、都鐸(1951)、麥覺米藍(K. Macmillan, 1975)、慕溫車斯(Mouvances)1976、羅賓斯(J. Robbins)等。《遊唱詩人》(Le Trouvère, 1857)、編舞呂西安.裴堤帕(1857)、巴蘭欽(1927)。《假面舞會》(Un Bal Masque, 1859)、編舞巴蘭欽(1928)。《唐卡爾羅》(Don Carlos, 1867)、編舞呂西安.裴堤帕(1867)、巴蘭欽(1978)。《阿依達》(Aida, 1870)、編舞富許士(A. Fuchs, 1870)、蒙彼里士(H. Monplaisir, 1872)、巴蘭欽(1932)、摩里斯(M. Morris, 1986)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威爾第,裘塞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