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角(角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ngle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二相交直線或平面間之空間稱為角(角度)。一角之大小乃以其交點(交線)為極(軸),旋轉一線或平面,使與另一線或另一平面重合時之旋轉量而定。角度量計單位:常用者下列四種:(一)360度制:將一圓周等分為360° (度),1° =60`(分),1`=60"(秒)。(二)400級制:將一圓周等分為400g(級),1g=100c(分),1c=100cc(秒)。(三)弳(弧度)制:於一圓周上,取等于半徑之弧長,其所對之圓心角,稱為一弧度(ρ)。弧度制與360° 制之關係如下式所示:1ρ=180° /π=57°17`44".8=206265"測量上對于甚為尖銳之小角度,多採用弧度取代正弦或正切計算。(四)米位制:將一圓周等分為6400mil(米位)。一米位等於方向距一千呎,偏向一呎時之夾角,故多用於砲兵射擊時修正彈著點偏角之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角(角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