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挫折攻擊假說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作者: 張景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九三九年時,杜拉德(J. Dollard)等提出挫折攻擊假說,認為當個人所欲達到的目標受到阻礙時,就會激發其攻擊性驅力,因而出現攻擊行為。通常攻擊行為大多是針對使其遭受挫折的人或物而發,而且在攻擊行為出現後,攻擊性驅力就會降低。在一九四一年時,米勒(N.E. Miller)修正了挫折攻擊假說認為每一個挫折都會引起攻擊性驅力,但若驅力太小時,還是不會引起攻擊行為。如果挫折繼續存在而沒有得到宣洩,攻擊性驅力就會持續升高。
  挫折的來源有時屬於有權威階層(如父母、師長、老闆、上司等),無法直接予以攻擊時,可能會將攻擊行為抑制下來,或是找一個比較安全的對象做為代替品,攻擊替代者和直接攻擊一樣,可以達到宣洩的效果,而替代的對象和挫折的對象如果性質上越相近,其宣洩的效果就越大。
  不過攻擊行為是否真能使攻擊性驅力達到宣洩作用,尼爾遜(E.A. Nelsen)一九六九年以孩童為研究對象,發現攻擊行為並不會降低攻擊驅力,亦即兒童仍然還是保持一樣的攻擊性,甚至還有提高攻擊行為的傾向。巴斯(A.H. Buss)在一九六六年以大學生做電擊別人的實驗,也發現當攻擊行為增加時,懲罰別人的傾向也跟著增加。社會上許多攻擊事件也顯示攻擊者常有連續攻擊別人的情形,並不會因攻擊行為而降低其攻擊性。因此挫折攻擊假說有關攻擊行為可達到宣洩作用的說法並不一定正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挫折攻擊假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