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上皇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shàng huá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àng huáng
解釋:
1.天帝。《莊子.天運》:「監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謂上皇。」南朝宋.謝靈運〈七里瀨詩〉:「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
2.古稱伏羲氏為「上皇」。漢.鄭玄〈詩譜序〉:「詩之興也,諒不于上皇之世。」《北史.卷八三.文苑列傳.許善心》:「反澆季之末流,登上皇之獨道。」
3.天子的父親。《新唐書.卷六.肅宗本紀》:「裴冕等請皇太子即皇帝位,甲子,即皇帝位于靈武,尊皇帝曰上皇天帝。」唐.顏真卿〈皇帝即位賀上皇表〉:「伏承陛下命皇太子踐祚改元,皇帝上陛下尊號曰上皇天帝。」
4.楚人稱東皇太一。《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上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