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踶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ㄗㄨˊ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dìzh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踢、踏。《莊子.馬蹄》:「喜則交頸相靡,怒則分背相踶。」《文選.左思.魏都賦》:「雲雀踶甍而矯首,壯翼摛鏤於青霄。」
注音:
漢語拼音: zhì
解釋:
參見「踶跂」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ㄉㄧˋ

1. 踩踏。《說文解字.足部》:「踶,躗也。」清.段玉裁.注:「李軌曰:『踶,蹋也。』漢.服虔《通俗文》曰:『小蹋謂之踶。』」《玉篇.足部》:「踶,蹋也。」晉.左思〈魏都賦〉:「雲雀踶甍而矯首,壯翼摛鏤於青霄。」唐.陸龜蒙〈采藥賦〉:「蜂咋葉而先盡,鶯踶枝而易落。」

2. 踢。《正字通.足部》:「牛、馬類以足彈擊謂之踶。」《莊子.馬蹄》:「喜則交頸相靡,怒則分背相踶。」《紅樓夢》第六五回:「原來二馬同槽,不能相容,互相蹶踶起來。」

㈡ㄓˋ

「踶跂」:誇耀自恃的樣子。《莊子.馬蹄》:「蹩躠為仁,踶跂為義,而天下始疑矣。」唐.成玄英.疏:「踶跂,矜恃之容。」

注音: ㈠ㄉㄧˋ ㈡ㄓ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踶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