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迴避制約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voidance Conditioning
作者: 鄭芬蘭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迴避制約(或稱躲避制約)意指預先知道某些刺激會產生不舒服的感受,因此先設法迴避。即當刺激出現之前,先採取若干行動或措施以避開不舒服。例如,如果老鼠知道鈴聲出現之後會出現電擊,就會在鈴聲出現後立即壓桿關掉電源,以躲避隨之而來的電擊。
  迴避制約不同於逃脫學習(escape learning),從行為主義的制約學習觀點來說,當個體因經驗不足或其他因素使自己陷入厭惡的刺激情境中時,必須學習某些反應,使自己從厭惡情境中脫離。這就是「逃脫學習」。以後當個體遇到相同或類似情境時,就會盡速採取同樣的反應讓自己脫離不舒服的感受。在「逃脫學習」的過程,同時也學到這些令人厭惡的刺激的可能後果。因此,當「厭惡刺激」尚未出現前就事先躲避,這便是迴避制約學習。
  「迴避制約」與「逃脫學習」基本不同之處是:前者是厭惡刺激呈現之前就迴避了;後者則是陷入其境之後才設法逃脫。然而二者均有相同的目的:就是讓自己盡量少置身於不舒服的刺激情境。
  在學校情境中,學生可能使用「迴避制約」。如當學生事先知道某位教師嚴格,就可能放棄這門課,改選其他科目。因此「迴避制約」是消極的學習方式,學生很容易引為藉口,以掩飾自己不願面對問題或解決問題的心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迴避制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