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籙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書籍。
    【例】圖籙、鬼籙
  2. 道家用的祕文、符咒。
    【例】符籙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圖書、冊籍。如:「圖籙」。《新唐書.卷八八.裴寂傳》:「隋政不綱,天下搖亂,公姓名已著謠籙。」
2.道家用的符咒。如:「符籙」。《新唐書.卷八.宣宗紀.贊曰》:「而躬受道家之籙,服藥以求長年。」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圖書、冊籍。《廣韻.入聲.燭韻》:「籙,圖籙。」《集韻.入聲.燭韻》:「籙,一曰籍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商周以前,圖籙頻見,春秋之末,群經方備。」《新唐書.卷八八.列傳.裴寂》:「隋政不綱,天下搖亂,公姓名已著謠籙。」

2. 道家所用符咒。如:「符籙」。《新唐書.卷八.宣宗本紀》:「贊曰:而躬受道家之籙,服藥以求長年。」《大宋宣和遺事.元集》:「於是宦官道士有所不如意者必須度籙,莫不如愿。」《儒林外史》第一○回:「卜易、談星、看相、算命、內科、外科、內丹、外丹,以及請仙判事,扶乩筆籙,晚生都略知道一二。」

3. 竹製箱子。《集韻.入聲.燭韻》:「籙,簏也。」

注音: ㄌ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籙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