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遺傳工程 - 教育百科
ˊ
ˊ
ˊ
  • 漢語拼音 yí chuán gōng ché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í chuán gōng chéng
解釋:
  1. 利用遺傳技術,將特定遺傳物質移入細胞,藉以改變一個體或細胞的遺傳組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遺傳工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í chuán gōng chéng
解釋:
改造細胞或生物體的DNA,使其能夠製造新物質或具有新功能的技術。也稱為「基因工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enetic Engineering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生物體外處理DNA,設法改變生物DNA上某一性質或產生新的生物品種的一種技術。遺傳工程首先是用在細菌及其它微生物上,經這種方法處理過的細菌菌株及酵母菌株則被用於各種有用蛋白質如各種激素及疫苗等的大量生產上。目前環境污染方面也用遺傳工程之菌株來解決石油污染或重金屬污染的土壤或水域。(趙嘉文,朗文英漢雙解生物學辭典,199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遺傳工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