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酋長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oyal Dance
作者: 張巧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酋長舞係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戈貝節之最高潮,由各村落的酋長們所表演。其動作緩慢莊嚴,表示對死者的敬意。此舞於日暮時由戰士舞及婦人舞在寂靜但暴戾中引出,始於酋長們一個個莊嚴地出場。每位酋長都戴上一個五呎或六呎高的頭飾,數百支羽毛以顏色歸類,並用竹骨架固定放在肩上,最高的羽毛是天堂鳥羽毛,有如高飛在空。肩上披著鸚鵡和天堂鳥羽毛做成的披風,身體上繪著彩色圖案,手肘上擺盪著先酋長的頭皮,此已逝酋長尚未下葬,於此參加其最後的戈貝節。另帶著一個大滴漏型鼓,用手心擊鼓,此鼓一邊包覆著蜥蜴皮,大小從十八吋到四呎不等。首位酋長出場時,其左右兩邊各伴著一個女孩,手肘相碰,隨著其擊鼓聲緩步進入舞場中央,他向四個方向稍微屈膝點頭後,開始以極少變化的姿勢舞著,僅由頭飾及披風造成波浪起伏的景象。當他們莊嚴高雅行進至舞場的盡頭,婦女們繞著他們不停地猛烈旋轉。當此酋長離開舞場時,下一位酋長進場,表演相同的「墳墓之舞」(Grave dance),至全部大約十位酋長表演完後,全體靠近一高台,其上陳列死者骨頭,他們在高台前表演一簡短舞蹈,搖晃羽毛頭飾致敬。接著的是模仿鳥及動物動作的歐洛維(Olove)。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酋長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