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疆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ㄅㄧㄢㄐㄧㄝˋㄖㄨˊ:「ㄅㄧㄢㄐㄧㄤ」、「ㄐㄧㄤㄊㄨˇ」、「ㄐㄧㄤㄩˋ」。
  2. ㄑㄧˊㄒㄧㄢˋㄖㄨˊ:「ㄨㄢˋㄕㄡˋㄨˊㄐㄧㄤ」。
  3. ㄐㄧㄤㄔㄤˇㄓㄢˋㄔㄤ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疆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ng
解釋:
  1. 國境、邊界。
    【例】疆界、疆域、邊疆
  2. 極限、止境。
    【例】萬壽無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ng
解釋:
[名]
1.土地的界限、邊界。如:「疆界」。《詩經.小雅.信南山》:「疆埸翼翼,黍稷彧彧。」《禮記.曲禮下》:「大夫私行,出疆必請,反必有獻。」
2.國土。如:「疆域」、「異疆」。宋.蘇軾〈生擒西蕃鬼章奏告〉:「恭行天誅,非貪尺寸之疆。」
3.極限、止境。如:「萬壽無疆」。《易經.坤卦.彖曰》:「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4.姓。如漢代有疆華。
[動]
劃分界限。《詩經.大雅.綿》:「迺疆迺理,迺宣迺畝。」《宋書.卷六四.何承天傳》:「良守疆其土田,驍帥振其風略。」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io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土地之界限、邊界。如:「疆界」。《說文解字》正篆作「畺」。《說文解字.畕部》:「畺,界也。……疆,畺或从彊、土。」《詩經.小雅.信南山》:「疆埸翼翼,黍稷彧彧。」《禮記.曲禮下》:「大夫私行,出疆必請,反必有獻。」

2. 劃分界限。《詩經.大雅.綿》:「迺疆迺理,迺宣迺畝。」漢.鄭玄.箋:「乃疆理其經界。」《宋書.卷六四.列傳.何承天》:「良守疆其土田,驍帥振其風略。」

3. 國土。如:「疆域」、「異疆」。《晉書.卷二.文帝紀》:「掃平區域,信威吳會,遂戢干戈,靖我疆土。」宋.蘇軾〈生擒西蕃果莊奏告永裕陵祝文〉:「恭行天誅,非貪尺寸之疆。」

4. 極限、止境。如:「萬壽無疆」。《易經.坤卦》:「《彖》曰: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5. 姓。如漢代有疆華。

注音: ㄐㄧ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疆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